將孩子生下來後,父母面對最重要的課題就是「教養」。在養兒育女這條路上,父母一直是相當重要的角色,隨著孩子不同的生長階段與求學過程,會面臨到的課題也都不一樣,父母對於小孩的「教養」必須跟著變換與成長。家長的陪伴與教養是影響孩子各方面發展的重要因素,如何在每個階段去教導孩子,讓他們了解如何待人處事、建立三觀等,這些都會成為孩子未來的重要資產。
對於孩子的教育,每位父母都有說不完的擔憂,這些擔憂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在未來獨立生存,讓他們能夠創造出自己想要快樂、豐碩、有意義的人生。
優雅媽認為「教育」,不是把孩子丟給學校而已,更重要的是父母所扮演的角色,如何陪伴孩子,讓孩子能從生活中的任何事學習,身體力行的教導孩子,才是教育中最有效的一環。
喜媽:「身教大於言教,讓孩子自然而然學著做。」
在四代同堂的家裡,小孩須學習與曾祖父母、祖父母與自己的父母相處,在學習的過程中,小孩都是默默地看著父母在做什麼,時間久了也慢慢地潛移默化到孩子的行為上,他們看到父母這樣對長輩,自己也會學著該如何應對。
像是小孩看到父親在幫忙阿祖開門、繫安全帶,而小孩看久了也知道應該要這樣幫忙阿祖,甚至會做得比父親還細心呢!家庭環境帶給孩子的身教真的是會深深影響孩子的行為,讓孩子自然而然學著做。
喬媽:「建立孩子金錢觀,了解賺錢並不容易。」
現在孩子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,而父母經濟收入也不錯,就會想給孩子更優渥的環境生活,但是若沒有建立起他們的金錢概念,孩子會不知道手上的東西是得來不易的,也不了解父母賺錢的辛苦。
喬媽女兒已在國小就讀,喬媽為了建立孩子的金錢觀,開始給她一些零用金,讓她懂得如何運用手上有限的錢去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,在買東西前懂得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買這項商品。先培養金錢觀再慢慢導入理財觀念,讓小孩更能面對未來的生活。
鹿媽:「小孩爭執、爭吵,先傾聽了解再教導」
當小孩爭執時,傳統父母的觀念幾乎都會說「大的要讓小的」,但其實這樣會造成一方的心理不平衡,而鹿媽覺得要先了解發生的經過,再教導雙方。
鹿媽的小孩年紀都還小於五歲,在這個年齡區間的小孩容易因為玩具而爭執,鹿媽都選擇先分析爭執的原因,若有一方動手打人,他會讓另一方知道打人是會痛的,讓他了解對方的感受,並請錯的一方彎腰說對不起,最後讓兩人抱一起和好。